临安“整编”各路农家乐大军农家乐管理办法突出食品卫生和生态保护本报首席记者 余春红
吃农家菜,住农民屋,看乡野风光……每逢节假日,浩浩荡荡的城市居民便会涌向乡野农村。随着这种新兴的旅游休闲方式的迅速崛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农家乐如何真正让游客乐而无忧?最近,临安市开始探索破题,出台了《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以期“整编”农家乐大军,使农家乐步入规范化发展之路。 余杭的山沟沟、桐庐的芦茨村、建德的三都渔村、临安的白沙村等等,都是杭州人耳熟能详的效游好去处。围绕一个杭州市,近年来,农家乐可谓遍地开花。农家乐让城里人享受到了经济实惠,又让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但是随着游客的增多和农家乐队伍的发展壮大,农家乐出现了不少问题。 农家菜是农家乐对城里人最大的诱惑,那么最基本的卫生保障有吗?记者随机调查了一些农家,发现目前具备卫生许可证的只有极少数;作为对外经营的单位,办理工商登记的也屈指可数。 游客涌进乡村,还带来了环保问题,“以前村里的路上很少看得见香烟盒、塑料袋这样的垃圾,现在来玩的人多了,这些垃圾也明显多了。”临安大峡谷镇九园村村民徐先生感受颇深。临安市环保局调查发现,少数餐馆只顾“扫门前雪”,不注意周围环境,生活垃圾和污水威胁着景区的生态环境。 临安市是近几年农家乐发展相当迅猛的地方,据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统计,目前统计在册的大约有6个乡镇在发展农家乐,共有床位5000张。 为加强农家乐的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促进农家乐的健康、持续发展,临安市政府不久前出台了《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了经营农家乐的村庄和农户在卫生、住宿等方面需要具备的条件,并明确每个农户应办理工商、税务、排污、消防、治安和卫生等相关证照。村里还应当建立农家乐协会,进行行业自律。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对农家乐实行日常监督检查和年度审验。 这个管理办法目前已开始试行,“有法可依”的临安各有关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一场农家乐队伍大“整编”开始了。临安卫生部门开始集中培训农家乐经营管理人员,审查后核发卫生许可证;工商局则开始在太湖源风景旅游区开展办理工商登记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家农家乐经营户被纳入了工商管理;环保局召开了农家乐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根据床位数建设相应容积的三格式污水设备,对农家乐垃圾要求进行袋装处理,环境敏感区则严格控制农家乐“繁衍”。 临安市旅游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以后将由旅游局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农家乐经营户要限期整改,否则取消经营资格。规范农家乐经营就是对农家乐实施依法管理,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农家乐本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到过不少地方的农家乐的王先生说,有了法律保障,农家乐才会真正乐无穷。 |